有一种美德叫感恩。我国历史上有诸多感恩报恩的故事和神话,都传达了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
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记载:春秋时,秦桓公伐晋。晋大夫魏颗领兵抵抗,大败秦军,并且活捉了秦国有名的大力士杜回。
据说魏颗本来胜不了杜回,幸而交战过程中,出现了一位老人,他把地上的草,打成许多结,杜回被草结绊倒,魏颗才擒获了杜回,打了胜仗。
这老人是什么人?为什么要帮助魏颗?魏颗对此很纳闷。夜深了,魏颗在梦中见到了那位老人。老人说:“我的女儿是你父亲的小妾。你父亲临死时嘱咐你让她陪葬。可是你没按照父亲的嘱咐做,让她改嫁了。你救了我女儿一条命,我一直在感激你。今天我在战场编草结绊倒杜回,就是为了报答你的恩情。”
南朝梁人吴均在《续齐谐记》中也记载过一则报恩的故事。东汉人杨宝,九岁时,有一天发现一只受伤的小黄雀,跌落在一株树下,浑身爬满了蚂蚁,一动不动,怕是要死了。
杨宝很可怜小黄雀,便把它救回家去,养在巾箱里,每天采些黄嫩的花蕊喂它。经过一百多天的精心调养,小黄雀的伤养好了,羽毛也丰满了,又跳又唱,非常快活。杨宝见它完全恢复了,就把它放飞了。
当天晚上,杨宝梦见一位黄衣童子,口衔四个白玉环,说是送给杨宝的礼物,并感谢他的救命之恩,祝福他的子孙都像玉环一样纯洁清白,世世代代幸福。说罢童子化作一只黄雀飞去。
不论这些记载有多少真实性,它们的意义是明显和深刻的。不管一个人多么伟大或渺小,一生中总要接受许多人的恩惠,首先是父母的养育之恩,因为生命是父母给予的。一个人一生中总要经过诸多栽培与教导,总要接受各种搀扶与救助……谁也不可能靠喝西北风长大,亦不可能凭变戏法成才,对这个社会,对父母,对给你提供吃穿的工人农民,对为你传播知识的老师,对一切为你服务过的人,都要心存感激,懂得感恩和回报。感恩的人是善良和懂得幸福的。我们虽然没有“感恩节”,但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,并不缺乏感恩的元素。(高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