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 >  廉洁教育  >  正文

廉洁教育

家风故事|父亲的遗产

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1-11-18 08:48           浏览次数:

要写关于家风家教方面的文章,我有些为难。我的祖上世世代代都以种田为生,既非名门望族,也无祖训格言。父亲是一个地道的农民,一辈子除了把土地当成宝贝,没干过轰轰烈烈的大事。读到“家之兴替,在于礼义,不在于富贵贫贱。”这句话,才理解了家风家教并非显赫家庭独有,普通家庭也有着异样的家风。

父亲去世快三年了,每每想起父亲,我依然眼眶潮湿。虽说他是个普通农民,但活的正直、坦荡,不苟且、不猥琐,在方圆几里口碑极好。提起父亲,人们都很敬重,说那是一个好人。在农村,能得到普遍认同是一件很不易的事。

今年清明节回去扫墓发生了一点意外,在邻县的山路上错车时和对面来车险些发生刮蹭,按说勉强过去就各奔东西。可偏偏对方是个暴发户,开着一辆进口豪车,非拿车后的一道刮痕说事,叫拿一万块走人。我平生第一次遭遇了“碰瓷”,而且开口就不是小数目。有事找警察,我首先想到报警,等了很久警察才来。一来就和那戴着大粗金链子的家伙称兄道弟,话里话外还是出钱走人。双方僵持了几个小时终于达成协议,在签字时对方突然问我是哪里人、父亲叫什么名字?我怏怏报出父亲的名号。事情瞬间发生了转机,他恭敬的向我道歉,说是一点小误会,迅速归还车钥匙让走人。我的眼泪夺眶而出,冥冥之中是父亲庇佑了我。我不知道父亲何时何地,给过那家伙怎样的恩惠,使他将要泯灭的人性在最后时刻复苏!

小时候家家的日子都不好过,经常有拖儿带女上门乞讨的人,遇上饭点,父亲总是吩咐母亲多盛一点给她们。我和哥哥就不高兴了,给了她们,我们吃不饱了,父亲开导我们:“你们这一顿没吃饱,下一顿可以吃饱,她们可能很久没吃饱过。我们每人省一口,就能救活一条命,否则她们会饿死。”从父亲身上我们学会了不自私,多替别人着想,做一个善良的人。

从家里通往镇上有一条河,河里没有桥,每年秋冬季节父亲都上山砍树搭桥,到了夏天又被洪水摧毁,秋天父亲又修,年年如此周而复始。我曾问父亲:“山上住了十几户人家,他们为什么不修桥?”父亲说:“修路铺桥是好事,是积德行善,再说你们每天上学趟水,天越来越冷我心疼你们,你就当我是专门为你们兄妹修的。”我能说什么,每天从父亲的桥上如履平地的跑去上学,心里很骄傲。

以前都挑井里的水吃,洗衣服去河里。我工作后父亲来看我,见水龙头一拧就出水,非常好奇。我说那是自来水,简单把原理说了一下。谁知父亲回去后,一个人就在对面有清泉的山上挖了一个池子,买来水管将清凉的泉水引到家门口,又干净又方便。其他人家见了,纷纷买来水管从我家引流,热心肠的父亲给这家接好又帮那家。没有经过专业设计和施工,不是这家漏水就是那家没水,父亲成了义务修水工。有时饭刚端上手,别人一叫他就跑了,气得母亲没少抱怨。父亲却嬉皮笑脸的说:“有人叫你帮忙,说明你能干。除了少抽几支烟,又没少啥?”母亲气哼哼的抢白:“把水从山上引下来,不花力气不花钱!”父亲还是一脸忠厚的说:“泉水是山里的,就修了个池子多了几百米水管,街坊邻里的哪好意思提钱。”母亲无奈的向我告状,我依然无言,那是一个淳朴农民骨子里的纳厚、肯吃亏的本性。

父亲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,他每天从地里回来总是先去爷爷奶奶的房间看看,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和父母商量。记得有一年秋天的夜里,绵绵秋雨淅沥个不停,一向健旺的奶奶,突然肚子疼得满地打滚。父亲立刻背起奶奶,一口气跑了几里山路,敲开医院的大门,给奶奶打了针配了药,再背回来天已快亮了。一辈子没喝过西药的奶奶,怎么也咽不下那些药片,父亲像哄孩子一样,把药片碾碎在勺子里调成糊状喂给奶奶。奶奶嫌苦不肯喝,母亲拿着红糖站在旁边候着,父亲喂一口药母亲马上喂一口红糖。我们几个孩子羡慕的直流口水,恨不得自己也生病,享受一下奶奶的待遇。因为精心照顾,爷爷奶奶都活到80多岁无疾而终,在当地都算高寿。

父亲是个很少发脾气的人,有一次却大发雷霆。那是夏天的中午,我们趁父母午休时悄悄溜出去,和几个同伴去摘生产队的青核桃。按分工分配,我胆小负责放哨,只分得五个青核桃,那青皮一砸就冒出绿瓦瓦的汁水,粘在手上怎么也洗不净。双手的绿渍出卖了我们,父亲狠狠打了哥哥一巴掌,并罚我们不准吃晚饭。父亲说他最憎恨偷偷摸摸手脚不干净的人,只有靠勤劳的双手,劳动得来的东西吃着才香。父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:只要人勤快,就一定有好日子。

父亲走了,没有留下珍贵的财物,也没有只言片语的嘱咐。但父亲正直磊落、勤劳善良、忠厚朴实、敬老爱幼的美好品质是留给我们最好的遗产,也是我们这个家庭最朴素的家风。

    作者:朱晓琴 商洛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