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 >  廉洁教育  >  正文

廉洁教育

“盛唐密盒”外的房玄龄

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3-05-04 08:51      来源:《党风与廉政》      浏览次数:


最近,西安大唐不夜城的“盛唐密盒”表演火爆出圈。该表演由两位扮演成“房玄龄”和“杜如晦”的工作人员出题,并随机挑选游客上台参与答题。“房谋杜断”组合配合默契、谈吐风趣,与游客的互动更是“爆梗”不断。

房玄龄是初唐名相,也是“贞观之治”的主要缔造者之一,堪称德才兼备的典范。他不但以高超的行政能力为李氏王朝立下汗马功劳,更是以高风亮节的品行,成为后世政治家学习的榜样。

仅“房谋杜断”四个字,不足以概括房玄龄孜孜奉献、殚精竭虑的一生,也不足以解答他能够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全部原因。事实上,从修订《贞观律》到完善三省六部制,从编撰史书到创立“五花判事制”,房玄龄深度参与了初唐的政治设计和制度架构,他的仕途也因政绩卓著日渐亨通,位极人臣。

“大唐十道”的制度创举

享国近三百年的唐朝,在开国初期便有了“贞观之治”,这不得不说是一种传奇。而更大的传奇则是,当时领导这个庞大帝国的政府官员仅六百余人,其行政效能之高,令人震惊。

这套高效行政运行体系的背后,是房玄龄主持展开的一场精兵简政。

唐之兴盛,除了物质层面外,制度层面的建树也尤为瞩目。唐朝是在隋末战乱中诞生的。公元617年,李渊自太原举兵,向关中进军。为笼络各路人马,李渊对投奔归附者大量封官。建唐后,李渊则采取“割置州县以宠禄之”的办法,通过增加州县来增加官员名额,以满足归附者求官的愿望。

庞大的官僚队伍,不仅导致机构臃肿、人浮于事,助长了贪污腐败和不正之风,也给国家财政造成了沉重的负担。公元626年,李世民被册立为皇太子,他急需一枚“定海神针”来坐镇中枢,帮他安排人事、整肃吏治。

在朝野上下各派人士眼中,有能力充当这枚“神针”的最合适人选,就是房玄龄。公元629年,房玄龄以宰相身份,从中央层面推行机构改革,将朝廷文武官员的数量,由隋朝的两千五百余人缩减到六百余人。

机构瘦身、人员裁减之余,房玄龄还用了两年时间对地方州、县进行合并,同时根据山川地理形势,把全国分为十道,如关内道、河南道、河东道、陇右道、岭南道等。这十道并不是行政区划,而是监察区,由中央派出的监察御史分巡各道州县,考核吏治、察举百官,监察各地违法行为。

“大唐十道”是唐代监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到唐玄宗时,全国改为十五道。这是房玄龄作为杰出政治家,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作出的一项杰出贡献。为防止官员再度冗滥,房玄龄对政府机构、人员编制和官吏数量都进行了明确规定,对于违令超编任命官员的行为论罪处罚。他还专门修订了处罚条例,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善的“考课”制度。

所谓“考课”,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考察官员的德行和政绩,以此作为升降赏罚的依据。唐朝的“考课”制度,宏观层面上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:一是品德高尚,二是清正廉明,三是办事公道,四是勤勉尽职。除此之外,房玄龄还把政治、经济、司法、军事和文化等官职分为二十七类,根据职位的区别,提出不同要求。

归根结底就是四个字:德、勤、能、绩。

为体现权力制衡,房玄龄还特别设计了“五花判事制”。简单来说,一道政令的形成,首先由中书省草拟,中书省设有六名“中书舍人”,分别联系尚书省统辖的六部。“中书舍人”按照尚书省六部的工作性质,分工起草诏书。朝廷各部门的奏章通过六部上奏,到达中书省后,负责对口联系的“中书舍人”在奏章上提出处理意见,其余五人也要发表各自的看法。

正是这一整套程序严格、职权分明的监察、考核和约束机制,让风清气正成为“贞观之治”的一个鲜明特征。当时,不少唐朝重臣非常贫穷,户部尚书戴胄长期掌管经济大权,他去世后,由于居所简陋,甚至连设灵堂的地方都没有;工部尚书李大亮去世时家徒四壁,连一块小小的玉片都找不到。

这个以房玄龄为主要代表的干练、高效的团队,开创出一个政治清明、经济繁荣、民众富裕的太平盛世,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根基。

“清白家风”的言传身教

孩子是父母的影子,从孩子身上,总能看到父母的模样。

房玄龄是山东淄博人,出生于一个世代官宦家庭。他的曾祖父、祖父都是朝廷官员,父亲房彦谦更是一代饱学之士,以德行高洁著称。在全国官员考核中,房彦谦因清正廉洁,被评为“天下第一”。

史书记载,房彦谦曾对儿子房玄龄说:“人皆因禄富,我独以官贫。所遗子孙,在于清白耳。”得益于父亲的言传身教,房玄龄从小便表现出极高的才华造诣。

十岁时,房玄龄跟随父亲来到长安,拜隋朝名士卢恺为师。既有显赫家世,又有名师教导,加之过人的天赋,房玄龄十八岁时便考中进士,文才出众,尤擅草拟公文奏章。

此时,隋朝开国已有十余年。房玄龄却敏锐察觉到隋朝“开皇之治”下的种种弊端和隐藏的危机。他对政局的忧虑在于,贵族阶层陶醉于歌舞升平、追求豪华奢侈的生活,几位皇子围绕储君之位的斗争,免不了日后手足相残,定会导致动乱多年,这是他所不愿看到的。

从开皇二十年(公元600年)到仁寿四年(公元604年),隋王朝经历了一段政治动荡期,朝堂之上风声鹤唳——四年中,太子之位更替,隋文帝离奇去世。在经过大规模人事调整后,房玄龄被贬至山西隰县,担任城尉。

他的政治理念酷肖其父。当年,房彦谦因为不愿卷入北朝时的政治纷争,几度致仕。此时,耳闻目睹了政权更迭带来的悲剧后,房玄龄也有了退隐之心。他写好休书,决心不拖累妻子。房玄龄的妻子卢氏,也是有名的刚烈女子。为了让丈夫重振信心,她拔下发簪,刺进左眼,以示忠贞。

这段郁郁不得志的日子,一直到房玄龄遇到秦王李世民之后才结束。首次会面,两人一见如故,房玄龄决心投奔李世民麾下,成为其重要幕僚,执掌公文起草事宜。

房玄龄慧眼识珠。在隋末的各路起义人马中,他认定这位比自己小20岁的年轻人是可以成就一番大事的,因此不遗余力帮李世民出谋划策、招揽人才,并在最关键的“玄武门之变”中,帮助李世民登上皇位,由此展开一名儒生治国安邦的人生抱负,把经世致用的理念落实到具体政务之中。

房玄龄有浓厚的学官做派,一直十分重视网罗人才,对名士和才华出众者格外器重和青睐。他采取兼容并包、新旧杂糅的人才策略,梁朝皇族萧瑀、关中名士裴寂等人都被房玄龄聚拢在一起。

唐朝名相魏征曾是太子李建成旧部,李世民继位后对其宣布了五条罪状,准备杀掉以儆效尤。房玄龄格外欣赏魏征的才干,他不计祸福、犯颜直谏出面求情。事后,魏征曾感慨,“新皇仁厚,玄龄贤达,我朝有这等主臣执掌江山,实为幸事!”

“自惧盈满”的道德品行

整个贞观年间,共任用过二十余位宰相,房玄龄是其中担任宰相时间最长的人。他先后担任过中书令、尚书左仆射,从政生涯几乎贯穿了从大唐开国到实现“贞观之治”的全过程。

虽然房玄龄既不是李世民关陇集团的原始班底,也没有长孙无忌等皇亲国戚的天然优势,更不具备尉迟敬德等人的赫赫战功,但李世民长期对房玄龄信任有加。这不仅展现了李世民的驾驭人才之道,更是房玄龄行端坐正、清正廉明换来的结果。

当然,如果仅止步于此,房玄龄很可能就是魏征一类的诤臣,以清望博得美名。但房玄龄的政治远见、实干精神和人格力量显然要远超他人。

他耗时十余年主持修订了《贞观律》,强调“专以仁义诚信为治”;他受命修撰国史,先后完成了《晋书》《魏书》《周书》《隋书》等八部史书,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宰相监修国史的先河。

房玄龄身居高位却从不居高自傲。与基层官员不同,宰相是群臣之首,只有自身过硬、以身作则,才能让官员、士子服膺认同。房玄龄一生笃行父亲留下的清白家风,认为要“为官惧盈满,做事尽所能”。他被李世民封为魏国公,并拜为太子少师,负责教导太子,赐绢五千匹。房玄龄觉得自己身上的职务和荣誉太多了,坚决请辞太子少师一职,最后以尚书左仆射的身份,辅佐太子。

尚书仆射是尚书省的实际长官。房玄龄的搭档杜如晦,担任尚书右仆射,二人均为宰相。与杜如晦的直爽性格不同,房玄龄在这个重要的岗位上,始终恪守“自惧盈满、知进能退”的边界和分寸,对于朝堂所议之事,从不轻易发表意见。

尽管如此,作为“柱石重臣”,房玄龄的个人品行和道德品质,还是得到了李世民的高度赞扬和群臣们的一致推崇。长孙皇后在临终前叮嘱李世民说:“玄龄事陛下最久,小心谨慎,奇谋秘计,皆所预闻,竟无一言漏泄,非有大故,愿勿弃之。”

贞观十九年(公元645年),李世民领兵出征辽东,授权房玄龄留守长安,主理朝政。有人当着房玄龄的面诬告他谋反,房玄龄主动避嫌,把告发者直接送到李世民的行军驻地,由李世民审理。李世民得知情况后,没有多问一句话,直接将告发者腰斩。

即便君臣之间有这种高度信任,房玄龄依然事事谦恭、处处低调。尤其让人钦佩的是,饱读诗书的他,从不以自己的特长去教训或纠正别人。《资治通鉴》记载,李世民晚年在总结自己的前半生时曾说,“贞观之前,从朕经营天下,玄龄之功也。”

贞观二十二年(公元648年),房玄龄去世。李世民下令废朝三日,举国哀悼,并追封房玄龄为太尉,赐谥号文昭,陪葬昭陵。